返回舊版
95568
En
基金學堂
正確設定賣基理由

  文章來源:2016年8月27日 中國證券報

  作為基民,每次在贖回股基前是否認真仔細想過自己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答案不外乎是這樣幾種:“聽了專家的分析”、“擔心基金淨值又跌回去”、“剛公布了利空消息”等。當然,還有一部分基民則根本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僅是因為效仿週圍某些人的做法。

  但基民如果缺乏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和研究,通常將會難逃這樣幾種厄運:或在昇勢行情中過早賣出,或在下跌過程中一直猶豫不決,屢屢錯失規避風險、減少損失機會,甚至在市場趨勢由跌勢轉為昇勢,所持股基淨值剛剛有所回昇后,將手中股基匆匆贖回,以致既使得原本的賬面浮虧變成實際虧損,更可能錯過日后縮小虧損甚至扭虧為盈的機會。那麼,究竟有哪些原因導致以上現象?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


  探究導致錯誤的根源主要在於基民的賣基理由是否正確。

  某些專家看空后市的觀點、週圍某些人的做法、對市場再次出現慘烈下跌的恐懼等,都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與市場客觀表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差,有時甚至是背道而馳,一旦被用作賣基理由,失敗自然在所難免。雖基金淨值每日漲跌屬於客觀因素,但由於利空消息的出現,通常只影響市場的短期表現,所以僅根據這樣的理由賣出手中股基,仍很可能導致事與願違。眾所週知,決定股基中長期盈虧狀況的根本因素是市場的中長期趨勢,而市場中長期趨勢究竟會如何變化則取決於經濟所處的階段。其中,當實體經濟由衰退期轉向復蘇期,股市也會或早或遲地由熊市狀態轉向牛市狀態,基民所持股基將獲得持續增值;當實體經濟由繁榮轉向衰退,股市也將由牛市狀態轉向熊市狀態,基民所持股基將面臨持續縮水。因而,基民決定賣出手中股基的正確理由只應該是基於市場中長期趨勢已由牛轉熊,所持股基將面臨持續縮水風險。由此決定,能否設定正確的買基理由的關鍵環節是識別經濟由繁榮期轉為衰退期的特徵。比如,政策層面上,政府為抑製過熱的經濟和降低通脹壓力,已開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加息;市場表現上,雖然最初的利空來臨時,市場往往會在極度高漲的投資者情緒支撐下低開高走,一定程度延續着固有趨勢,但只要基民將注意力集中於市場的后續表現,就會發現盡管每輪大跌后都會出現反彈,但大跌后回昇過程中不論市場整體成交量還是指數點位都已難以超越前期,就該意識到,這是市場發出的贖回信號,千萬要想着有計劃的撤離。

  然而,必須看到,由於專家的觀點、各種消息的出現及所持股基短期業績的變化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影響甚至左右着基民的心態,使之或由於心存僥幸,或由於不知所措,大多數人都會錯過在熊市初期贖回股基的機會。由此決定,還需針對階段性風險實施贖回的條件:在下跌途中出現投資者急切期盼的某種利好消息,則應根據市場反應確定出場避險的時機。若利好消息明確后,當天市場照舊下跌,則必須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高風險投資品種悉數賣出。若市場在經過一段時間反彈后又恢復跌勢,同樣應該選擇賣出。如市場自2007年10底開始轉為熊市狀態,至2008年4月僅滬綜指就已下跌超45%,屆時管理層為提振投資者信心宣布從當年4月24日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滬綜指也以單日上漲9.29%作為回應,但僅過兩個交易日市場就又恢復下跌,直至當年10月28日才產生本輪熊市最低點,期間跌幅達到55%。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賣基理由必須在基民處於理性狀態,甚至在買入基金前經過細致週密思考后設定,決不能是急來抱佛腳的倉促之舉。此外,也萬萬不可因所持某些基金已陷入虧損狀態而拒絕將其贖回。要知道,當確認趨勢已逆轉,系統性風險降臨后,形形色色的股基遲早都難以幸免。


服務渠道
  • 網上銀行
  • 手機銀行
  • 電話銀行
  • 營業網點
  • 我要咨詢
  • 我要建議
  • 在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