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68
當前位置: 首頁 > 今日民生 > 民生動態 > 研究報告
民生動態
加快試點“股田製” ——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新模式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

  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起了重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有關講話中也指出,如果沒有農業、農民、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近年來,在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運行風險增加、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各領域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農業發展面臨眾多新的瓶頸,進而影響到“三農”發展的全局。展望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必須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而我國新一輪的發展可以從農村改革入手,通過試點“股田製”等土地製度的變革實踐,並借鑒國際經驗優化農業發展模式,以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進而帶動農村和農民現代化。

一、我國農業發展面臨新的瓶頸

(一)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發展滯后

  農業現代化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手段裝配農業,以先進的科學方法組織和管理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文化、技術素質,把落后的傳統農業逐步改造成為具有高度生產力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的過程。農業現代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但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現代化發展滯后,成為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和短板。

  當前,國內對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測度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通常從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勞動力素質、農業科技貢獻率、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等幾個維度來衡量。從這幾項指標的有關數據和資料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詳見附表一)。有關研究表明,中國綜合農業現代化指數為38,排世界第65位。另據我國科技部資料顯示,我國農業現代化與歐美發達國家大概有20年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農業現代化的科技水平、信息化水平、金融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

  受農業現代化發展滯后影響,我國農村現代化水平也較低。農村總體缺乏規劃,發展落后,曾有人用“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這樣尖銳的批評來形容我們當代的中國。在此分化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尤其是醫療、教育這些公共服務很緊缺,條件非常差。在國外,甚至是人均GDP只有三百多美元的讚比亞,它的校捨相對於政府大樓和居民的房子也是最好的,而且有國家統一配發的校服。但我國的教育現狀是,很多中小學的校捨還很破舊,教育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此外,我國農村的金融機構網點偏少、服務類型單一、貸款難度高、金融獲取度低;農村的民主程度、參與社會管理程度、法製程度等也較低。

(二)中國現行的土地製度安排已嚴重扭曲,暴露出諸多弊端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已難以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製約農村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1)農地的集體內部均分製度,導致土地細碎和分散化現象突出,降低了農業規模經營水平和利潤率,製約了農業現代化步伐。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為核心的土地製度改革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隨着人口的增加,土地承包製不斷將土地細分,難以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和現代化。目前中國人均耕地已縮小至1.5畝,14個省區的人均耕地不足1畝,其中6個省區的人均耕地面積低於0.5畝。而聯合國的認定標準為,1畝耕地是維持一個人最低生存的基本條件,中國再繼續細分土地已毫無意義。

  (2)家庭聯產承包製與農村工業化產生矛盾。鄉鎮工業發展需要解決區域集中問題,而在徵用土地建立鄉鎮開發區過程中遇到農戶和經濟合作社的抵製;由於土地價格的飛漲,農民不願意放棄土地,原來部分已經農轉非的農民還要求倒流回農村。

  (3)家庭聯產承包製不利於城鄉一體化的局面。土地的產權分散在自然村、農戶手中,製約着鎮一級和管理區對村鎮建設的統一規劃和統一管理。

2、我國的農地承包製度面臨平等和效率之間的復雜兩難問題

  對於中國絕大多數農民來說,農用土地一直是他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因此,在農村集體土地所有製的情況下,平均分配土地,根據人口變化進行土地調整,就成為中國農地集體所有、家庭聯產承包體製的內在需求。但問題在於,土地的頻繁行政性調整不僅直接導致農業經營出現超小規模的狀況,而且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農地使用者對土地投資的積極性,甚至可能導致土地的粗放利用、破壞地力、降低土地產出。為此,中央政府一直強調要穩定土地承包權,規定“土地承包30年不變”、“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但農村村莊內部不同家庭間人口變動對土地調整的壓力卻不斷呈現,《土地承包法》無法得到有效實施。

3、中國獨特的土地徵收製度使地方政府成為實際的土地供應主體,伴隨土地用途轉變,政府替代農民集體成為土地的所有者和城市土地的經營者

  在我國現有的土地管理法律框架下,農地非農化的主體是各級政府機構,而非農地權屬的主體即農村集體。政府成為農地轉變為市地的唯一仲裁者,擁有從農村獲得土地轉換給城市使用的排他性權利。1994年分稅製后,地方政府“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的格局基本形成並不斷強化,導致“土地財政”尾大不掉,在很大程度上推高房地產價格,並讓耕地保護成為空話;過於寬泛的徵地製度導致衝突不斷,農民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危及社會穩定。

(三)高速城市化下,農業兼業化、副業化、老年化趨勢日益突出

  由於城市化進程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大量農村強壯勞動力投入到非農產業中,而把農業生產留給了婦女、兒童和老人。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已經達到2.63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超過1.6億。現有的農業小規模生產、副業化和老年化已開始影響我國農業的比較優勢,阻礙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實現。它們導致農民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下降,影響農業機械化作用的發揮,妨礙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而且,受製於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以及社會保障、教育、住房等配套因素,農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動的過程中又不能實現完全遷移,外出務工經商者“離土”的機製無法啟動,造成“離土不離鄉”的局面,也極大影響了農村內部土地產權的穩定。

(四)中國農產品競爭力減弱,產業安全面臨新挑戰

  我國長期以來的托底收購政策、不斷提高的生產資料成本、分散的小農經濟,導致主要農產品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20%以上,中國農產品競爭力減弱。

2013—2014年我國臨時收儲玉米6,919萬噸,臨時收儲棉花629萬噸,每噸棉花庫存1年的利息和維護成本在2,000元左右;臨時收儲油菜籽油高達600萬噸,若按市場價格銷售,價差損失超過150億元;食糖臨時收儲庫存累計500萬噸左右,隱虧估計超過200億元。2006—2012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籽、甘蔗價格年均漲幅均低於同期成本漲幅,到2013年我國大宗農產品國內價格已全面高於國際價格。

  同時,受價差驅動,我國主要農產品進口激增,危及農業產業安全。“大豆之殤”便是其典型表現。由於我國大豆種植戶均面積小,難有規模效益,生產成本比美國高30%以上,大豆市場則高度開放,比較效益下,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

  因此,如何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城鎮化推進的大環境,繼續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如何通過有效的土地製度改革和配套改革措施,建立相關的新機製和體製,在兼顧效率與公平的條件下完成 “空間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同時促進農村內部土地資源有效配置、農業經營規模擴大、農地與農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轉;如何克服人多地少的自然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在國內外“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均成為協調城鄉矛盾,促進農業現代化,並實現中央政府提出的“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城鄉發展”目標的關鍵。

二、中國土地製度變革的歷程及啟示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根基,土地製度是中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根源。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問題在中國顯得尤為重要。解決好土地問題,變革好土地製度,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進而帶動農村和農民現代化的關鍵。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唯有先行解釋清楚歷朝歷代的土地變革,搞清楚各種約束條件,並適當與海外及當今中國的約束條件比較,才可能做出較為適宜的頂層設計。

(一)中國土地製度變革歷程

  中國的土地製度最早可追溯到週代的“井田製”,這是古代的一種國有製,“公田”、“私田”的所有權都屬於週天子,用益物權或“承包經營權”則屬於諸侯,其核心在於梳理了“生產關系”和“社會脈絡”,明確了土地權屬的分配、勞動力的運用和地租的徵繳。之后的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保證了“私田”權益,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開創了延續近兩千年的製度模式;但此時形成的“重農抑商”、小家庭政策,封閉了土地根本變革的可能性,此后的土地改革,基本上圍繞租稅利益的劃分,而缺乏產權以及政治製度上的變革。

  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號,之后國共兩黨均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土地改革。但國民黨沒有很好地推進,到臺灣后才進行了三次比較成功的土地改革。我黨1946-1956年貫徹了“耕者有其田”,成立了合作社,在此期間起到了比較積極的作用;但1958年推行的人民公社製度將農民的土地變相剝奪,一直到1978年的“去集體化”改革,讓農民擁有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激發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近些年,在土地流轉推動下,全國各地也推進了一些模式的土地改革,包括天津的宅基地換房、重慶的“地票”模式等,對於探索城市近郊或遠距離的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激活城鄉要素市場、反哺“三農”、助推戶籍製度改革、加快推進城鎮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1978年小崗村廢除人民公社搞土地承包製相比,均沒有對整個農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革命性的作用。(詳見附表二、附表三和附圖一)

(二)中國土地製度變革的啟示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土地製度變革各有特色,從幾個重要歷史節點的實踐看,有若幹啟示值得我們去品味和思考。

  1、土地製度需因時而變,與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當前應充分吸取歷史經驗,加快推進土地製度改革;但在進行製度變革時,需在既定的目標下因地製宜,不宜全國“一刀切”,采取靈活多樣的辦法達到目的,可減輕改革的阻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中國歷朝歷代的土地製度變革多與財政等因素相關(即所謂的稅源、糧食和兵源),並未將土地製度安排與保護庶民的財產權利、平民的政治聯系起來。現階段的改革要讓農民對土地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權,加快土地的靈活流轉,並減少行政幹預,降低製度成本。

  3、土地政策的設計要經過深入、實地的前期研究,計劃先行;土地改革的實施要有法律政策的指導,更要有實際的行政推動力。歷史上,一個新政權要穩固發展,必須要將行政深入到基層,直接與農民建立賦稅關系,如果沒有基層組織,不僅無法管理農民,也無法足額收稅。

  4、農業的發展,需要寬松的政策環境,政府需降低稅負,簡化賦稅品種,並實現賦稅公平,切實保護農民權益。

  5、一定程度的土地集中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財富的積累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加強規模效益、機械化耕作、商品化生產、企業化經營、金融全方位支撐是促進現代農業的積極舉措。

三、國外主要國家農業發展模式對比

  從全球來看,決定農業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勞動力、土地和工業技術水平三個方面。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拉坦實證資料證明:世界上勞均土地在30公頃以上的國家,基本上走的是機械技術型道路;勞均土地在3-30公頃之間的國家,走的是生物技術-機械技術交錯型道路;而勞均土地不足3公頃的國家,多數走的是生物技術型道路。具體看,由於國家和地區之間資源稟賦、社會經濟條件等存在差異,在三大類型之下,各國和地區農業發展的道路和特點又各不相同,形成多種特色。目前,國際比較典型的模式有:美國模式、日本模式、韓國模式、以色列模式、荷蘭模式、臺灣模式和德國模式。

圖1: 

 

數據來源:Wind資訊

(一)美國:規模經營型模式

  美國幅員遼闊,耕地資源豐富,但農業人口相對較少,因此采用大規模農場經營的發展模式,亦稱“大農業模式”和“石油模式”。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以機械化、規模化為途徑,“規模化生產+市場機製+政府保護”。

表1:美國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優劣勢

主要特點

優劣勢

規模化農場經營

6000畝以上的大型農場由20世紀初的0.7%上昇到20世紀末的9%,佔耕地面積的65%;600-3000畝的中型農場由20世紀初的42.3%下降到20世紀末的37.8%,佔耕地面積的比例由50.6%下降到17.9%。

優勢:(1)美國模式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美國成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2)專業化生產有利於降低成本,發揮地區優勢。(3)健全的市場機製為農業健康發展提供基礎。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完全依據市場變化進行調節,結構調整有的放矢;充分的市場競爭機製使得生產廠商競爭激烈,坑農害農現象極少發生。

劣勢:(1)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美國每人一年中消費的食物,是用1噸汽油生產的;其農業生產方式需0.2-0.5卡的熱量才能生產1卡熱量的食物,而傳統方式只需0.05-0.1卡熱量。(2)財政負擔大,積重難返。美國每生產1美元農產品需8美元投資,而鋼鐵工業只需0.5美元。(3)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嚴重依賴化肥和農藥,畜牧業的高度集中飼養造成空中和地下水污染,大面積的連年機械單作造成土壤流失和地力衰竭。(4)單一作物種植減少遺傳的多樣性。

高度機械化和化學化

美國農業機械化程度世界第一。

1970年農業化學品使用量是1930年的11.5倍,1990年化肥使用量是1946年的6.1倍。

高度專業化和分工化

全美農業形成專業化的生產布局,生產服務也趨向分工專業化。

高度市場化

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市場化,生產資料和農機具供應充分市場化,農產品銷售市場化,發達的農產品信息網絡使農民把握住市場的脈搏,具有發達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規范的現貨市場也保障了期貨市場的運行。

農業社會服務形成嚴密網絡

美國農產品協會是介於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一種行業組織,負責建立批發市場,定期舉辦交易和展示會,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舉辦專題培訓,與政府保持經常性聯系,將“農、工、商、產、學、研”有機結合起來。

全美目前有4000多個農業合作社,80%以上的農民是社員,主要功能是為農民提供產、供、銷環節的全方位服務。

重視農業科技和政府規范支持

農業科技貫穿生產各個環節,科研機構服務鏈完善,形成以科研、教育為后盾的農技推廣體系,有計劃地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農業企業家。

政府建立完備的法規體系,進行農業投資補貼和信貸支持,51%的農場主通過信貸支持購置地產和從事農業生產,政府還有可持續發展農業贈款。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二)日本:集約經營型模式

  日本耕地面積有限,農業大規模生產受到限製,決定了其要走集約型發展道路。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核心,以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為特色,“小農經濟+農協組織+科技教育+政府保護” 。

表2:日本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優劣勢

主要特點

優劣勢

農協的組織保障與農民認證

日本農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府對農協這個“政府代理機構”的大力支持。農協利用聯合力量,承擔起農業生產整個過程的大部分服務,將分散生產的農戶同城鄉結合的大市場有機連接起來,並在貫徹政府農業政策、保護農民利益、化解經營風險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農業認證製度提高了農民參與農業的積極性,強化了農業經營基礎,提高了農業、農村、農民地位。

優勢:(1)農協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昇生產的專業化水平。(2)資源利用率高。通過因地製宜、規范指導、精耕細作、循環經濟、全盤合作化的土地節約和勞動集約,以有限的土地投入獲得高產出,為資源匱乏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借鑒。

劣勢:(1)農協壟斷經營降低產業競爭力。農協憑借對農用物資和糧食購銷的特權以及農村金融市場的核心地位等優勢,形成了具有壟斷性質的綜合性商社。壟斷經營造成機構龐大臃腫,管理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市場應變能力遲緩,也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市場的自由公平競爭。(2)農戶兼業不利於規模化經營和效率提高,造成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婦女化。

土地利用高效化、集約化

通過農戶和國家兩條途徑有組織地對農田進行規劃、改造和開墾、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耕地面積和土地利用率;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備的農業灌溉體系,暢通農村交通運輸;政府借助法律的強製力量推動農地規模經營的發展;以推行適合國情的中小型農業機械為主循序漸進使農業機械化實施順利開展,實現土地利用的高效化。

農業科技推廣常態化、效益化

確定了優先水利化、化學化而后機械化的方針,並把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施肥方法的改進等置於極其重要的地位;農業科研機構和專業設置齊全,設備和研究手段先進,經費充足,農業教育普及,勞動者科技素質較高;運用法律、財政政策等途徑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扶持。

政府強有力的保護與扶持

財政金融手段:日本財政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資,目前投資比例已超過40%;並為農業提供長期低息或無息貸款。

法律手段:製定大量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法律,不斷進行完善,並通過一系列經濟和行政手段保證法律的貫徹實施。

農戶兼業

政府對農業保護,農民外出打工也會保留土地,兼業農戶約佔農戶總數的85%。近年來,工業和城市的重新布局極大改變了農村產業結構,為農戶兼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三)韓國:工業反哺農業的行政化推動模式

  韓國土地面積少,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農業耕地佔國土面積的23%,是一個多山的國家,資源貧乏,因此確立了以工業立國的發展戰略。20世紀80年代后,依靠工業發展經濟,並反哺農村和農業,走出了一條“新村運動+農協組織+科技教育+政府保護+出口導向”的快速農業現代化之路。

 

表3:韓國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優劣勢

主要特點

優劣勢

“新村運動”促進農村綜合發展

韓國1971年發起“新村運動”,成為工業反哺農業,把城市物質文明以及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推向農村的重要載體。

70年代初期的新鄉村建設運動重視硬件建設,工作重點放在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上;90年代以來,韓國掀起新一輪農村建設高潮,融入更多的文化內涵。

優勢:工業反哺農業促進產業均衡發展和社會穩定。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經歷了“盤剝農業以培養工業”的歷程,結果導致農業逐漸萎縮,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陷入困境。韓國推行“新村運動”,以工業反哺農業,通過城市支援農村,在農村硬件和軟件上先后發力,全面提昇了農業發展水平。

劣勢:(1)農業保護擴大財政赤字,降低貨幣政策靈活性,也助長了農戶對政府的高度依賴。(2)自上而下的“新村運動”使地方自主權下降。(3)“出口第一主義”降低農產品自給率。目前,畜產品中,除牛奶和雞蛋基本保證自給外,牛、豬、雞等肉類的自給率都不足50%。

完整、有效的社會服務體系

韓國自上而下設立三級農業服務體系,中央、道和市郡三級農業服務機構把科研、推廣與培訓工作納入統一管理程序,統籌安排使用人力、物力與財力,減少中間環節,避免部門之間的摩擦和推諉,提高工作效率。

1957年成立農協,經營內容包括供應事業、銷售事業、技術推廣事業、農產品加工事業、金融事業等,助推農業現代化進程。

支持“綠色革命”,重視農業科技和教育

1967年韓國掀起了以普及新稻種為中心的大米自給運動,並開始了“綠色革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新品種及其栽培技術迅速普及。

重視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事業:建立全國性的農業信息網絡;通過交流會和學習班定向培養農業接班人和農村指導員,尤其對青少年進行熱愛農業、熱愛農村的教育;利用各種設施和手段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術、經營管理、農業政策等方面的培訓。

農業保護

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改善農產品和農業機械的流通條件;鼓勵大城市的工廠和服務行業往“農工地區”遷移;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重點發展二三產業;利用“綠箱政策”來改善農業基礎設施。

產品高附加值,出口導向

國際貿易自由化加劇形勢下,為保住國內農產品市場並打入國際市場,韓國政府把發展高附加值農業作為突破口,重點發展“區域特產”和設施園藝。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四)以色列:以節水為中心的高科技模式

  以色列人口密度很高,土地資源卻十分貧瘠,國土總面積45%是沙漠,另一半不是高山就是森林,只有不到20%的土地是可耕地;以色列水資源也極其貧乏,是世界上人均佔有水資源最少的國家之一。 然而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外加阿以衝突持續不斷的週邊環境,以色列依靠“資源節約+科技引領+政府引導+可持續發展+生產高度集約”的農業發展特色,創造出了“沙漠奇跡”,受到國際組織的高度評價。

表4:以色列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優勢

主要特點

優勢

發揮科技的力量

以色列農業增產95%靠科技。滴灌技術克服缺水現實:以色列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米,而農業產出卻翻了5番;無土栽培技術彌補土地資源的不足:將蔬菜等作物種植在完全人為控製的“人工氣候室”中,擺脫栽培條件限製,避免用土壤作為生長介質引起的病蟲害問題,更有利於控製灌溉和農業機械化;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細胞和組織培養法、“遺傳調節”等生物技術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優勢:(1)節約理念促進科技創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色列所有的國民生產都以耗水量為主要衡量指標,通過發展節水灌溉和采用土壤覆蓋保護,地區生態條件得到迅速改善。(2)產學研高度結合,科技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以色列很多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管理者都是著名科學家或資深專家;技術推廣服務人員主要工作場所是農場、田間、果園,科研一旦取得成功,通過建立示范點迅速進行實地推廣;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管理者,他們不僅懂技術、會操作各種機械,懂電腦和網絡,甚至可能擔任着政府農業技術部門的顧問或推廣人員。

有效的政府宏觀調控和支持

建立起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農民合作組織緊密配合的農業科研體系;重視教育培訓: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佔47%,大力發展中等專業學校,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常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開拓國際市場:農業部每年斥巨資在各國做廣告,建立銷售網絡,密切追蹤調查國外市場情況,進行市場預測,製訂出口計劃,批準新的項目,引導農民與國際市場接軌,對那些第一次打入國際市場的新品種給以特別獎勵。

發揮比較優勢,調整產業結構

減少對土地資源要求較高的糧食作物的種植,改種和增種對土地資源要求較少、但對技術要求較高、產值高的蔬菜、水果和花卉,利用季節差價開拓歐洲市場。目前農業正向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繼續減少常規農作物面積,大力發展特種水果和蔬菜;另一方面發展生物工程系列產品。

注重可持續發展

有計劃地開發荒地、坡地和沼澤、灘塗,以改善自然環境; 通過增加植被種植,綠化沙漠,科學使用農藥、化肥等改善土質土層結構;通過“三污”回收與治理,以改善空氣、環境和海水的質量; 通過北水南調工程,改善全國的水資源配置。以色列農業結構中,基本形成了糧食、經濟作物、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協調發展的良性態勢。

生產高度集約化

土地高度集約:土地全部屬於國家所有,不允許買賣;水資源利用高度集約:污水處理再利用程度很高,城市污水處理淨化后用於農業灌溉;生產組織高度集約:具有高度集約化的基布茨(集體農莊)和莫沙夫(私有農場),同時整個國家農業生產經營實現訂單生產。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五)荷蘭:比較優勢下的專業化生產模式

  荷蘭人多地狹,土地十分珍貴。依靠精耕細作和“高附加值作物+集約化、專業化生產+政府引導”的農業發展

主要財務指標

截至2021年9月30日
每股淨資產 11.11元
總股本 437.82億股
境內上市內資股(A股) 354.62億股
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 83.20億股
2021年1-9月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54.87億元
基本每股收益 0.75元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年化) 9.29%

投資者關系聯絡

電話:8610-58560975(北京)

   8610-58560824(北京)

傳真:8610-58560720(北京)


版權所有:中國民生銀行 京ICP備05020372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129號
版權所有:中國民生銀行 京ICP備05020372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129號